查看原文
其他

国内首部,《新质生产力》出版发布!

努力开创新局面的 西南财经大学 2024-06-18


  3月30日,由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全国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经济学家》编辑部协办的新质生产力学术研讨会暨图书发布会在北京举办。学校党委书记赵建军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在会上致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杨志勇,《政治经济学评论》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峰分别主持会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辽宁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教学科研机构和智库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赵建军在致辞中对莅临会议的领导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研讨会聚焦“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希望在研讨会中以思想会友、以学术论道,为助力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提供更聚焦、更高质、更丰硕的智慧结晶。赵建军表示,西南财经大学作为财经高校,聚焦“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进行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和大众化传播,既是重要政治责任,也是光荣学术使命。学校将继续努力建设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的培养基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创新基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高地和中国特色新型财经智库。


  《新质生产力》作者、经济学院院长盖凯程就本书主要内容做介绍,《新质生产力》作者、经济学院副院长韩文龙代表西南财经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团队发布阶段性最新研究成果《新质生产力指数研究(2012-2022年)》。

  《新质生产力》是国内首部专门研究新质生产力的专著。全书共五章,每章设三节,内容涵盖新质生产力提出的时间轴和重大战略意义,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渊源、逻辑与具体内涵,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和着力点,以及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比较与借鉴——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等领域。《新质生产力》既是一部面向学术界同行较为全面系统阐释新质生产力的学术著作,也是一部面向广大干部群众普及新质生产力基础知识的通俗读物。

  《新质生产力指数研究报告(2012-2022)》立足新质生产力基本内涵,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技、产业组织等五个维度构建了新质生产力的指标体系,从省级、重点城市和行业三个层次对新质生产力的水平及其变化进行了测度和分析。报告指出,我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科技指数增长迅猛,为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提供了强劲动力。报告显示,新质生产力水平与经济基础、科技基础、产业基础、人才资源等因素密不可分。具体而言,各省新质生产力水平存在差异,长三角地区保持着较高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和增速。重点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可以发挥重点城市的带头作用,从而实现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总体提升。行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最高,住宿和餐饮业的增速最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壮大。后续研究计划将此套指数与省级、市级以及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匹配,并进行国别研究,以期为学术界深入研究新质生产力提供初步基础,为政府部门和产业部门的决策制定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雪松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丁任重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财政金融学院贾俊雪教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邢丽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原磊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经济学院谢富胜教授,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任保平教授,新华社国内部首席记者韩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教授,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政教授,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乔晓楠教授等学者嘉宾围绕“新质生产力”的研究脉络、研究方向等多角度进行了主旨发言。

END

来源 | 经济学院

编辑 | 融媒体中心

版式 | 曾红




2024年春季学期中层干部学习会


三月西财,美好如斯~


西财又有好消息~


告诉官微君,你“在看”,而且觉得很“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